hello~
小虎的景点指南持续更新中
今天给大家介绍是龙虎山水上游线美景
泸溪河竹筏漂流-仙水岩-桃花洲
一起跟随小虎看看吧~
『泸溪河竹筏漂流』 泸溪河又名沂溪、上清溪 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 她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原始森林 一路穿山汇流 奔腾五百多里来到我们身边 然后在鹰潭市余江县境内注入信江 再由信江注入鄱阳湖 我们就借这绿水清波 去逐渐展开这幅碧水丹山的美丽画卷吧!
春秋战国崖墓群 龙虎山丹霞赤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岩洞 古人认为这些岩洞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泸溪河西岸,有著名的“二十四岩” 早在新石器时代 就有人类在龙虎山繁衍生息 当时生活在这一带的越族人 就把这些洞穴当作自己死后的另一个世界 因而,创造了最为古老的悬棺墓葬 这就有了举世闻名的龙虎山春秋战国崖墓群 图源摄影师:夏程琳 散布在丹岩洞穴中的崖墓共有220多处 其数量之多,位置之险要 文物之丰富,保存之完好 堪称中国之最,世界一绝 它们证明龙虎山是东南亚崖墓葬 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图源摄影师:夏程琳
仙水岩十大美景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 在七里之内有一百多座山峰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被称为“仙水岩”的24座山峰 清溪蜿蜒绕山行,奇峰碧波卧倒影 山水相映,奇峰逼岸 素有“小桂林”、“小漓江”之称 仙水岩十大美景让小虎给你一一道来 云锦峰--云锦飞挂彩门开 这座山峰高100余米,长约300余米 此峰色彩鲜艳,状若一面红紫斑斓的云锦 此峰山如利斧劈削而成 陡削如壁,上连青天,下坦碧水 宽幅百丈,一望无涯 传说这是一块披肩布,为七仙女亲手织成 后玉帝急召七仙女回天宫 便留下了这件珍贵的纪念品 图源摄影师:方农 道堂岩--道堂扬波带福来 这座山石高约60多米 临水的一面由于河水的冲刷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平洞穴 此块巨岩状若道教做法事的道堂 因其下临深渊,水流湍急,漩涡翻滚 所以称为“道堂坐不得” 据传,此山为一只三脚龟所变 图源摄影师:夏程琳 石鼓峰--石鼓无声天外响 这座山峰像一个巨大的石鼓 传说是葛仙山上的神鼓 一年敲一下,鬼怪全跑光 一年敲两下,五谷堆满仓 一年敲三下,六畜更兴旺 图源摄影师:夏程琳 仙桃石--仙桃甜美入心怀 此峰状若一个大桃子,传说这是一个仙桃 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从皇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偷来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 将蟠桃会上的美酒佳肴吃个精光 还将吃不完的仙桃用袋子装了满满的一袋 飞经龙虎山上空时 不慎将刚咬了一口的仙桃弄掉了 便是这个仙桃 仙桃上的那个缺口便是孙猴子咬的 图源摄影师:夏程琳 玉梳石--玉梳梳心不梳发 在鹰嘴岩下方,有三块石头并列,叠在一起 它叫三叠岩,因为它像一把残缺的梳子 所以叫玉梳石 传说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八百年的 黄杨木精所变的御梳,乃天宫稀世之宝 丹勺岩--丹勺水旱两消灾 此岩状若一把勺子 传说西汉末年,龙虎山有个怪人叫“绿毛仙” 他冬不衣,夏不浴,生绿毛, 隐居碧鲁洞炼丹,炼出的丹药能治百病 炼丹用的就是这把勺子 绿毛仙子送给张天师 张天师用它炼成了九天神丹后 就把它点化在这里 仙菇石--千里有缘仙菇现 传说是八仙过海时 从龙王那里摘来的一颗仙菇 留在泸溪河中,通常都是埋藏在水里 来了尊贵的客人它才浮出水面,恭敬相迎 图源摄影师:夏程琳 莲花石--三生有幸石莲开 在仙桃石旁边的水面上 有一丛石头,好似一朵朝天绽开的莲花 中间有小石头,就像莲花结的莲子 莲花石旁边还蹲着一只小青蛙石 构成了一幅美妙的“青蛙戏莲图” 情侣峰--情侣峰下情永固 情侣峰也叫僧尼峰 位于仙水岩仙桃石之北200米处 前峰像女性头像,后峰有裂痕 像一个受伤的男子靠在女人背上 俗称“尼姑背和尚” 据说在此峰对面仙人城的尼姑庵中 有一位尼姑爱上了一位和尚 两人私奔中被法僧追赶 和尚关键时刻掉链子扭伤了脚 尼姑瞬间女汉子附体,背上和尚就跑 张天师见其两人真心相爱 便使定身法将他们定在这里 让他们永远相依 图源摄影师:李洪恺 仙女岩--仙女岩前上瑶台 此岩堪称“天下第一景” 天下奇绝的仙女岩,又称“仙女配不得” 图源摄影师:杨梅珠
桃花洲演出 悬棺表演 龙虎山悬棺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,地处绝壁 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? 古越人为何采用绝壁洞穴墓葬? 龙虎山悬棺表演形式呈现仿古吊装法 把重达200公斤的棺木提升至洞口 由表演者拉进洞中安放 使两千年前升置悬馆的奇观得以重新展现 泸溪渔影 泸溪河水,碧波荡漾,清澈见底,深不可测 她蕴涵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自古以来,泸溪河岸边的百姓,在农暇时 用渔鹰(鸬鹚)这种原始的捕捞方式 来向母亲河索取一点 过年过节、招待亲友的河鲜野味 碧水丹山,牧歌渔影 是一幅多么优美和谐的“自然生态画卷”! 图源摄影师:胡其昌 水上天师 图源摄影师:刘志琨
飞云阁 升棺表演场地旁边的双层庙宇建筑 叫“飞云阁” 它是龙虎山地区重要的佛教场所,几经兴毁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95年重建的 它面临泸溪碧水,背靠禾觚岩,悬崖为顶 主楼高16米,殿内塑有9米高的观音像 北侧沿坡度为70度的七层云梯而上 可达云居洞,云居洞内有梦床、卧佛等 尽可能地利用天然洞穴等自然条件 建造宫观庙宇 是佛道两教尊重自然、向往自然的一大特色 飞云阁就是这一特色的体现 飞云阁悬崖峭壁上 有许多气势磅礴的摩崖题刻: “玉壁凌空”、“半天仙迹”、“仙踪飘缈”等等 其中“玉壁凌空”四个正楷大字 是明朝内阁首辅(相当于宰相)夏言的手笔 通过小虎的介绍 对于龙虎山水上游线有没有更深的了解呢? 更多的景点指南请持续关注哦 咱们下期见咯~
暂无评价